太励志了!被央视报道的聋人火锅店,成社区新宠
导语
最近央视报道了一家很特别的火锅店。
与别家人声鼎沸的场景有所不同,这家火锅店即便坐满也十分安静。这家火锅店名叫聋先生火锅馆,坐落重庆渝北区的火锅一条街,由听障人士王涛经营。
7张桌子,开业7个月,最高日营收达1万多元。
但王涛的开店之路并不顺利,他是如何克服难题开启火锅事业,并逐步走上正轨的?火锅餐见跟王涛及其儿子王经纬聊了聊。
在王涛筹备开店初期,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资金关,原本开店的资金不够,加上门店下水管网改造也需要费用,比预计开店多出来的费用一度让王涛为难。
而在聋人圈子,有朋友听说王涛的状况后,向他进行了资助,帮他过了开店的资金关。
2023年5月,聋先生火锅馆顺利开业,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,王涛决定开业前3天请周边居民吃饭,火锅店开业的消息在重庆的一些聋人社群里也四散开来,加上聋人朋友的捧场,门店在早期积累了第一波客户。
随后,火锅馆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第二个难题交流顺畅度不够。
由于店内有几名聋人员工,一旦忙起来,有时候顾客喊服务员他们可能会听不到。有时会王涛也会遇到不懂手语的顾客,为了让顾客又更好的体验,也会让王经纬辅助交流。
◎店员用手写板与顾客交流
结合经营当中的一些沟通反馈,他们开始在门店采用手写板,顾客与服务员之间很快消除了沟通上的不便。
李大兰也跟服务人员教授了一些基础的手语,比如如何用手语表达辣的不辣的,冰的、常温,鸳鸯锅、红汤锅等。
之后,王涛跟店里员工打磨出专属的动作:双拳上下轻击表示“干活”,大拇指弯曲两下表示“感谢”。他们还打算在门店贴上基础的指示标语、提示等,尽可能消除与顾客间的交流难题。
一家火锅店产品、口味是核心,在开店的几个月中,每当有顾客对产品、菜品提出建议,王涛都铭记在心,逐一破解。
比如前期,有顾客对锅底味道提出建议,王涛带着师傅尝试了20多家底料产品,最终确定了一款红汤锅底。
也有一些顾客提出不能吃过辣锅,火锅馆随即又推出了能喝汤又能涮菜的花胶鸡汤锅,这款锅底深受在意养生,以及老年顾客的喜爱。
在火锅行业,一些门店为了让顾客尝到更多的菜品,兼具市井风的小碗菜很是流行。聋先生火锅馆早前也按市井风对菜品进行打造,随后根据顾客建议,产品没有完全按照流行风格走,而是大碗菜、小碗菜都有。
王经纬告诉火锅餐见,中间他们还适当对菜品做了一些创新,比如推出了一些鱼皮、含虾仁的包子等创新菜,但销量并不十分理想,而牛肉、毛肚、鱿鱼等经典火锅菜仍是大家必点项,并随即对大众化菜品做了补充和调整。
最近,很多火锅店都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局面,无论是消费环境因素还是各家经营阶段性波动,各家都面临增长性困局。
而在聋先生火锅馆,火锅餐见还看到了创业者王涛在艰难的经营大环境中,做出了诸多点滴的努力。
比如他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聋人群体中一些常客的爱好,甚至是记录他们的生日,王涛还会亲自订蛋糕给顾客庆生。
李大兰也向火锅餐见透露,王涛经常会自己采购一些水果、日用品等送给顾客,他在用实际行动感恩照顾他生意的人,“别人帮助他一分,他就要两分来回馈,在聋人群体他就像大哥一样,给人温暖。”
此外,王涛还经常到社区老年中心,为老年人免费送餐,为社区老人提供关怀。
在点评平台评论区,有顾客留言称,“感觉在这里吃饭就像回家了一样,可以跟员工和老板用手语沟通毫无障碍。”
对于王涛以及火锅馆来说,产品或服务带给顾客的是正面的情感体验跟感受,这背后是群体情绪价值的共鸣。多为顾客着想,顾客也会用脚来投票。
最近,王涛也在寻找店铺开二店,一来为聋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,二来让众多支持和鼓励他的忠实顾客能有一个更宽敞、舒适的用餐场所。
火锅创业并非是一蹴而就,都是脚踩西瓜皮往前滑,然后再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。正如当下很多火锅门店遭遇生意下滑,旺季不旺的局面,更要去发现更多顾客的需求,并让顾客有所感知、触动。
只要心中有希望,一切都有希望!